5月9日,數字資產界傳出喜訊,全球數字資產管理交易平臺ZBTC完美完成內測,正式上線,比特幣(BTC)、以太坊(ETH)、萊特幣(LTC)、泰達幣(USDT)等主流貨幣搶先上架,平臺上線首日總交易額便突破1000萬美元大關,在幣圈引起不小的震動。
ZBTC注冊于日本,是一家安全、高效、創新型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致力于服務世界前沿的數字資產交易者和投資者,讓全球客戶可以放心地進行任何規模的交易。
ZBTC中的“Z”是“Zero—Knowledge Proof”(零知識證明)的縮寫,“BTC”的含義為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資產,“Z”與“BTC”的組合,寓意為打造高度保障用戶隱私及數字資產安全的交易所的理念。透明、自治、Token化的組織架構決定了ZBTC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交易平臺。
近兩年來,在熱搜詞榜單上,“區塊鏈”一直占據重要位置,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新一代“網紅”。ZBTC正是區塊鏈技術發展到新階段的產物。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共享不管從深度還是廣度都發生了顛覆性變化,推動著社會進入數字化時代。區塊鏈技術,就是在這樣一種大氣候下形成的,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促使了資產數字化的飛速發展。難以否認,區塊鏈數字資產,終將成為未來時代的必然發展趨勢。
當前,數字資產二級市場發展火熱,遍布全球的100多家數字資產交易所,活躍的投資人群已達千萬。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統計,今年05月04日當天24小時交易量便超過528億美元。
遺憾的是,由于受地域、法幣、語言、投資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各地數字資產交易所業務本地化,相互分隔,加之各地區用戶能購買到的幣種不全,幣價落差大,各交易所服務各不相同,不是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能在公開市場上找到。這些因素直接給跨國或跨地區交易、資產、存取等業務增加了障礙,給投資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終究難以實現數字資產流通的全球化、市場化分配,未能有效實現全球市場范圍內的價格發現,抑制了數字資產與生俱來的全球自由流動的天然屬性和優勢。
ZBTC正是為了解決數字資產交易的上述痛點而生,項目啟動之初,就提出了七大愿景:鏈間價值互通互聯、抗量子、PoW+PoS 混合共識、智能合約、隱私保護、區塊鏈+DAG 雙重側鏈、DAO。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日本ZBTC全球數字交易平臺采取強強聯手策略,聯合實力強大的美國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Inc.NYSE:BLK) 、環匯有限公司(即環球支付公司,Global Payments Inc.NYSE:GPN) 共同打造此項目。貝萊德集團,也稱黑巖,創立于1988年,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在波士頓、倫敦、巴西、菲律賓、費城、舊金山等都有辦事處,全球雇員13,000人,是全球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在全球26個國家中設立了74個辦公室,客戶遍及60個國家。
眾所周知,日本是數字資產的忠實擁躉,政府對于數字貨幣的扶持與開放態度,讓比特幣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比特幣與日本最大的關聯,主要是開發者是一位“日裔美國人”,而比特幣能在日本廣泛流行,也摻雜著日本對新型數字貨幣的期望與關注。在日本政府積極支持的背景下,日本就成為了比特幣發展的“樂園”。當然,日本也在積極推行比特幣過程中,斬獲了不少的利益。
實現區塊鏈間價值互通互聯和抗量子簽名是ZBTC開發團隊第一階段技術突破的重點。經過一年的進展,開發團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在設計藍圖中,ZBTC是一個鏈接各種區塊鏈技術的新的底層技術平臺,讓基于信任的價值在不同的區塊鏈系統中自由流通。在ZBTC的技術白皮書里,明確定義了跨鏈、抗量子、PoW+PoS 混合共識、智能合約等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特性作為技術突破的方向。在ZBTC的開發和升級演進過程中,社區快速壯大,技術解決方案也在不斷成熟。為了更快地實現技術突破,同時保持社區的穩定,技術團隊計劃升級后的ZBTC采用“強耦合、雙聚焦”的雙鏈雙幣機制,在兩條并生鏈的架構上,實現ZBTC的開發和升級。
安全,是ZBTC的最重要的技術核心,交叉加密和冷熱錢包加持,達到了銀行金融級別的加密。
便捷,是ZBTC的用戶體驗至上標準,一步注冊,一分鐘完成交易,自動化充提,便利、快捷。
增值,是ZBTC的秉持發展之本,尋找協同作用的生態伙伴,讓合作共贏的力量創造共享財富。
同時,ZBTC還擁有獨特的數字資產理財產品“ZephyrCash”、“ZBTC礦業”等業務。我們相信,ZBTC終將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領先的技術、全球社區的參與,實現與平臺用戶、投資人共享發展成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迅捷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565174678@qq.com),并提供稿件“糾錯”信息。
03-21
01-13
04-10
03-28
03-28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