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西城區第一文化館主辦的中國精品古簪展拉開帷幕。這次展出的700多支中國歷代精品古簪,從新石器時期貫穿到中華民國,時間跨度長達8000余年。
中國精品古簪展布設在西城區繽紛劇場一樓展廳,所展出的古簪均是收藏家林偉民的個人收藏精品。展品貫穿古今,有新石器時期的獸骨古簪,春秋時期的青銅葫蘆古簪,戰國時期的銅鎏金鳳凰古簪,秦漢時期古玉龍鳳頭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禪杖頭簪,唐朝時期的步搖和寶石翡翠頭簪,宋代的銀葫蘆頭簪,遼金時期的和田玉喜上眉梢頭簪,迅捷新聞網,明朝翡翠雙尖頭簪,清代的掐絲、考藍、琺瑯、扁方頭簪等等,品種相當豐富。
古簪的材質也不一樣,有金、銀、銅、鐵、鋅、和田玉、瑪瑙、翡翠、象牙、琉璃、骨質、紫檀、珊瑚、松石、隕石、水晶等近百種。制作工藝則包括掐絲、磊絲、填絲、鎏金、包金、炸珠、開模、塹刻、點藍、點翠、鑲嵌等。簪子上的圖案更是五花八門,有龍、鳳、獅子、牛、馬、狗、魚、蝴蝶等動物圖形,也有福、祿、壽、喜等字形;還有佛手、佛仗、如意、盤長、荷花、牡丹、葡萄、柿子、石榴等上百種圖案。因為材質、工藝不同,分量也不一樣,最輕的簪子僅2克,最重的近百克。
這次古簪展將持續到9月28日,市民可免費參觀。期間,西城區第一文化館還將在繽紛劇場舉辦歷代發型秀、改革開放四十年美業文化論壇等活動。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正文完) 本文原文鏈接:http://www.element-living.com/guonei/20180919/3595.html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迅捷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565174678@qq.com),并提供稿件“糾錯”信息。
01-16
01-17
01-15
02-27
01-12
01-15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