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春來臨之時,第十五屆海淀文化季也接近尾聲。難忘2018年10月23日海淀文化季的開幕演出上,海淀區干部群眾歡聚北京海淀劇院,共同欣賞《不忘初心》、《致敬你我 致敬中國》、無人機表演、阿卡貝拉合唱等精彩節目,海淀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鮮明特色隨之深入人心。在3個月的時間里,由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屆海淀文化季,呈現了八大單元、49項、600余場活動,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高品味、高質量的藝術盛宴。
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宗旨,海淀文化季以建設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堅持示范創新與廣泛參與相結合,通過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吸引民眾積極參與,推動全民藝術普及。與此同時,藝術季期間舉辦的多項活動,充分展示了海淀區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多年來取得的成果,既反映出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輝煌成就,以文化藝術為抓手,凝聚起新時代開拓創新、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也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拉開了序幕,營造了熱烈氛圍。
掀起海淀慶祝改革開放文化活動新高潮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淀也走出了一條特色創新之路。正如中共海淀區委書記于軍所說:“海淀見證了我國科技創新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進程,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生動縮影。”第十五屆海淀文化季的舉辦,不斷掀起海淀區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活動的新高潮。
2018年9月24日,“崢嶸詩海 歲月積淀——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名家朗誦會”亮相海淀區文化館小劇場;2018年9月24日至10月,迎中秋“明月萬里送海潮”——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匯演活動在頤和園、中關村軟件園、圓明園多功能廳舉辦;2018年10月16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陽百姓交響音樂會暨第三屆北京中老年聲樂比賽頒獎儀式》在國圖音樂廳上演,一系列活動預熱海淀文化季,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2018年10月開始,“我們的中關村——‘聚焦核心區 開啟新征程’群眾性合唱比賽”在全區開展,33支代表隊進行了高水平角逐。2018年11月13日,合唱比賽獲獎團隊在國圖藝術中心音樂廳進行展演,通過合唱形式展示中關村發展歷程,提升了全區干部群眾對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獲得感。
2018年11月27日,“春到中關村——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攝影展”亮相海淀區北部文化中心展廳,以攝影作品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中關村的城市變遷、風土人情、名勝古跡和發展成就,真實反映了中關村40年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的景象,讓廣大群眾感受到中關村文化生活的獨特魅力。2018年11月30日舉辦的“花開新時代青春中關村——海淀團區委獻禮改革開放40年周年”演出,將改革開放40年歷程劃分為3段,對應“春風·序曲”“騰飛·祖國”“盛放·新時代”3個篇章,帶人們回顧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此外,“海潮奔騰——創建與改革開放四十年活動”、“改革開放40年電影發展變革”惠民電影放映活動等諸多相關紀念活動,也讓群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改革開放40年來的文化變遷。
致力滿足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人民節日”
正如改革開放是屬于人民的奇跡,第十五屆海淀文化季也是屬于人民的節日。在海淀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快速推進、整體提升、健全體系、創新發展新階段的形勢下,作為海淀區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品牌,海淀文化季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致力于為滿足廣大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傳統節日是人民的節日,是“我們的節日”。多年來,海淀區相繼打造多個節日活動品牌,創新傳承節慶文化,弘揚海淀文化精神。本屆海淀文化季結合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慶主題,端上一道道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大餐。例如,海淀區老干部“慶中秋、迎國慶”聯歡會上,來自海淀區老干部活動中心的老干部團隊及基層單位老干部文藝團隊,以“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國夢”為主題演繹了精彩的文藝節目;重陽百姓交響音樂會暨第三屆北京中老年聲樂比賽頒獎儀式上,中老年聲樂大賽獲獎選手與交響樂隊和專業歌手同臺演唱,展現出海淀老年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北京鳳凰嶺自然風景公園舉辦的“鳳凰于飛 一生相隨——2018第六屆金婚夫婦相聚鳳凰嶺大型公益活動”,通過老年夫婦牽手走紅毯,金婚夫婦表愛意等環節重溫甜蜜歲月,營造出崇老敬老的歡樂氛圍。
借助海淀文化季這一重要群眾文化平臺,海淀北部文化館舉行的《美妙聲音謳歌幸福生活——新時代聲樂藝術匯報音樂會》,在海淀美術館北館舉行的“風范·全國書畫藝術展”等眾多高質量的精品展演活動得以走進基層,走到群眾身邊。其中,2018年12月27日晚由中央民族歌舞團在中關村科技園帶來的“春山在望 歌舞迎新”演出尤其值得一提。演出吸引了園區內外400多名觀眾觀看,讓傳統文化和園區互動,是科技與文化的一次成功跨界融合。由海淀區創作打造、立足海淀文化元素的優秀文藝作品同樣可圈可點。曾作為第八屆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的開幕大劇在民族劇院首演的海淀原創藝術舞劇《人生若只如初見》,在第十五屆海淀文化季期間再度上演,用文藝精品講好海淀故事。
海淀文化季上,邀請知名藝術家、學者與群眾交流的“星期五藝術PARTY”,實現文化演出進基層供需精準對接的“秋日歡歌”文化廣場系列演出活動,以及“海淀區的40年——我們家的故事分享展示活動”“社區里的評書聯播”“云中鄉歌作品展”等一系列接地氣、有人氣的群眾文化活動,既是海淀區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均等化的集中展示,也為海淀區建設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全國文化中心重要承載區提供了不竭動力。
構建海淀繽紛四季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
創立于2004年的海淀文化季,與“海之聲”新年演出季、“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和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海淀區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當前,海淀區正以創新型經濟為引領,以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構建新型城市形態為總抓手,深化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戰略。扎根海淀這片沃土的海淀文化季,也在十五年的穩步發展中愈加枝繁葉茂,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和氣象。
“文化新地標”釋放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近年來,海淀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標準完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一批“文化地標”隨之拔地而起。2018年7月30日,海淀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通過驗收。海淀文化季期間,“創新跨越——‘文化新地標’巡禮活動”等一批圍繞海淀“文化新地標”、體現創新跨越的文化活動與展示活動正在持續開展,向各界展示公共文化示范區建設成果。
挖掘海淀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海淀文化季期間,多項非遺活動吸引了民眾參與。2018年10月至12月,“小院雜壇·海淀文化季——傳統文化體驗系列活動”在阜四小院、田村路總工會舉行,通過國畫賞鑒、古典樂器品評以及皮影戲、京劇、書法等傳統藝術表演,引領社區居民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2018年12月,“多彩非遺進社區傳承邁入新時代”——西北旺鎮2018年非遺展演暨優秀民間手工藝品展示活動在西北旺村廟山文化大舞臺舉行,讓居民在非遺文化展示和項目體驗中認識到非遺保護的重要性。
促進文化協同,服務京津冀一體化。海淀文化季期間,京津冀文化相關的文化交流與文化連誼活動接連上演:2018年9月至11月,“舞動北京”——第三屆海淀廣場舞達人秀系列活動舉行,企業組、青少年組及中老年組和來自天津、河北等地的優秀廣場舞團隊同臺競技。2018年10月1日至5日,“守望歷史,擁抱未來--2018海淀區鳳凰嶺京津冀非遺國慶游園會”在海淀區蘇家坨鎮舉行,京津冀非遺代表性項目巧妙融入其中。2018年10月26日,“頌經典 唱繁榮”海淀、白洋淀青少年展演活動在海淀區圖書館(北館)舉辦,集中展示了海淀與雄安兩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五屆海淀文化季落下帷幕之際,也是2019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幕之時。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和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華誕的海淀區“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將在2019春節、元宵節期間,在中宣部、北京市開展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福滿京城、春潤神州”通知精神和區委區政府關于“文化春福”統一部署下精心設計,持續彰顯海淀人祖國至上的開拓奮斗與英雄氣概,通過文化活動凝聚與釋放正能量,將歡樂和文明送到千家萬戶,將黨和政府的關懷傳遞到百姓心間,激發團結進取、奮發圖強的強大精神力量。
(正文完) 本文原文鏈接:http://www.element-living.com/guonei/20190116/5730.html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迅捷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565174678@qq.com),并提供稿件“糾錯”信息。
01-16
01-15
01-17
02-27
01-12
01-15
01-17
01-17